从2020年上半年广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通报会上获悉,今年以来,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遵循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有序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复工复产达产,实施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,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实现食品市场供应充足、价格总体稳定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向好的趋势。 
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的压力与挑战,广西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落实农贸市场、商场超市疫情防控“十严格”措施,推行一日一清洗、一周一消毒、一月一休市的“111”制度,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大清洁和食品安全大排查,引导开通线上送餐和无接触配送服务。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,共检查农贸市场、超市、花鸟市场和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92.22万户次,监测电商平台、网站、网店4.29万个次,删除、屏蔽相关商品交易信息349条,移交网络平台监测线索34条,查处野生动物交易案件11起。通过组织专家专业指导、组织检验机构开辟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服务通道等方式,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。截至6月30日,全区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复工率达到97.24 %,入网销售餐饮服务提供者复工率达98.4%。 在严把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方面,广西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,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,对一般风险企业实施按比例“双随机”抽查,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,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检查,督促企业生产过程持续合规,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不合规、非法添加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。同时,充分发挥食品安全职业检查员专业作用,安排职业检查员开展体系检查26家,飞行检查21家,涉及47家企业,发布通告2期,对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社会监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。 上半年,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共检出不合格食品样品417批次,对不合格食品都开展了核查处置,使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得到早发现、早报告和早处置。各地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农兽药残留、重金属超标、非法添加、微生物超标、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突出问题,以校园及周边、农村、城乡结合部、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,以开学、高中考和节日期间为重点时段,在全区组织开展了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,并及时受理和处置食品投诉举报4130件。 据统计,截至6月30日,广西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2025件,案值404万元,罚没金额1570万元,吊销许可证6起,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起。1—6月,全区没有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,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食品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.98%,公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为76.82%,比2019年提高了3.99个百分点,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
|